工作动态

学团动态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学团动态   ⁄   正文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丨济南大学绿色飞翔环保协会走进附属小学 以“黄河+环保”双主线开启启蒙课堂
作者:朱庆源 方雨晴 来源:水利与环境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21浏览量:

2025年9月19日,济南大学绿色飞翔环保协会黄河生态宣讲团走进附属小学,为助力美丽山东(济南)建设,推动生态环保理念从娃娃抓起,主讲人张泓轩以“认知启蒙:看见身边的‘环保密码’”为主题,从“黄河与济南的泉城情缘”“黄河生态保护的鲜活成果”“垃圾分类与节水节电实践”“家校社环保联动”四大板块,用案例、互动和数据,为小学生打造了一堂沉浸式环保课。

一、黄河与济南:解锁“泉水与母亲河”的联结

“济南的泉水从哪来?”宣讲开篇,张泓轩用“地下水库”的比喻,讲解济南地下水对城市供水、绿化的作用——“我们喝的水、公园的绿植,都靠这片地下水资源滋养”。随后聚焦黄河,通过短视频展示黄河5400公里的奔腾历程,点明其“中华民族母亲河”的身份,更揭秘关键关联:“黄河就像地下水库的‘邻居’,河水通过岩层渗透,给地下水‘补水’,黄河生态好,泉水才更有活力。”

现场还设置“快问快答”互动:“黄河是中国第几条长河?”“济南有哪些名泉?”学生们踊跃抢答,在“第二长河”“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的答案中,加深对家乡与黄河地理纽带的认知。

二、黄河生态保护:看“梯田、苍鹭、清水”的守护故事

避开抽象理论,宣讲用三个真实案例讲述黄河生态保护的成果:

黄土高原的“绿衣服”:以山西永和的梯田为例,“农民伯伯把坡地修成‘台阶袜’,雨水不冲土,再种连翘、酸枣固土结果,‘光头山’变成了‘花果山’”;还提到甘肃天水的“科技助力”——太阳能杀虫灯、智能灌溉系统,让学生理解“治理水土流失能兼顾生态与增收”。

宁夏沙湖的“苍鹭救援”:讲述“2800多枚苍鹭蛋被偷猎,警察和法官联手救助,花86万元买鱼喂食,最终1100多只幼鸟起飞”的故事,告诉学生“伤害动物不对,集体努力能帮它们回家”。

青海贵德的“蓝色秘密”:介绍千姿湖的清澈黄河水——“上游种树、修湿地‘过滤器’,孩子能踩浅滩看湟鱼、芦苇荡寻宝”,还分享“无痕摸鱼”活动:“民宿提供渔网,摸完把小鱼放回,这就是守护母亲河的小行动”。

三、环保我先行:给垃圾“找家”,教水电“省着用”

“什么是垃圾分类?就是给垃圾找对‘家’!”宣讲用通俗语言拆解垃圾分类:通过“四个小家”对照表,明确可回收物(纸箱、塑料瓶)、厨余垃圾(剩饭、苹果皮)、有害垃圾(废电池、过期药片)、其他垃圾(尿不湿、破陶瓷碗)的分类标准,还解释意义——“可回收物能变新玩具,厨余垃圾能当肥料,有害垃圾不乱扔才不污染土地”。

节水节电环节更注重“可操作”:

节水:用“世界淡水仅占全球水量2.53%,像蛋糕上的樱桃一样珍贵”的数据警示,教“随手关龙头、废水浇花、洗澡不泡蘑菇”等妙招;

节电:说明“电要发电厂‘做’,浪费会污染环境”,支招“人走灯灭、拔电器插头、夏天空调开26℃”。现场“快问快答”再升级,“旧书本、废电池、剩饭、碎碗分属哪类垃圾?”“节水节电小妙招有哪些?”的提问,让知识快速落地。

四、环保共参与:校园、家庭、社区的“绿色行动指南”

“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要从自己传到家、传到社区!”宣讲给出清晰行动路径:

校园里当“环保小超人”:不踩小草、不摘小花,捡地上垃圾,离开教室关电灯、投影仪;

家里做“爸妈小帮手”:帮着用洗菜水浇花、关电视电源,和爸妈一起养盆栽、出门坐公交;

社区里当“环保小喇叭”:画“节约用水”卡通画贴公告栏,跟小伙伴做节电海报,参加社区植树活动。

活动尾声,学生们纷纷分享收获,有孩子说“要和爸爸妈妈去黄河边捡垃圾”,还有孩子计划“每天提醒同学关教室灯”。附属小学班主任表示:“从黄河故事到家门口的行动,孩子能听懂、能做到,这种‘大主题小切口’的宣讲特别好。”济南大学绿色飞翔环保协会负责人也提到,后续将继续依托地理科学的专业优势,开发更多“黄河生态+日常环保”主题活动,推动环保教育从“课堂认知”延伸到“家校社协同实践”,让绿色理念从小深入生活。

上一条:万里同心,共护黄河丨环保开学第一课!济南大学绿色飞翔环保协会进原山小学播撒绿色种子

下一条:【实践快报第13期】水利与环境学院“宜人·宜地·宜情”实践团赴淄博市沂源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