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李晓印 | 
 
 | 
  
   | 性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78.01. | 
  
   | 学历学位 | 博士研究生 | 
  
   | 职称(职务) | 讲师 | 
  
   | 研究领域 | 水文、植被地貌数字分析 | 
  
   | 招生领域 | 
 | 
  
   | 学术与社会兼职 | 
 | 
  
   | 联系电话 | 
 | 
  
   | 电子邮件 | Stu_lixy@ujn.edu.cn | 
  
   | 通讯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 
  
   | 个人简历: | 
  
   | 1997.9——2001.7 聊城师范学院,地理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理学学士; | 
  
   | 2001.9——2004.7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理学硕士; | 
  
   | 2006.3——2009.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 
  
   | 2004.7—— 至今 济南大学任教,讲师。 | 
  
   | 教学工作: | 
  
   | 曾担任过地图与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城市信息系统、VC++程序设计基础、GIS设计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工作。 | 
  
   | 科研(鉴定)成果:无 | 
  
   | 主持项目: | 
  
   | 1.济南大学教研项目(XJ200631):地理信息系统实验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 | 
  
   | 2.济南大学自然科研基金项目(XKY0722):基于GIS的济南市玉符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研究。 | 
  
   | 3.济南大学博士启动基金(XBS1007):基于GIS与RS的济南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 | 
  
   | 4.济南大学社会科研基金项目(X1243):山东省产业布局评价与优化研究。 | 
  
   | 参与项目: | 
  
   | 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1AA135080):多源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 
  
   | 6.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数字高程模型提取地形因子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 
  
   |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234):人口密集区能源流动及其综合效益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 
  
   |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JY039):中国能源消费增长机理及区域特征研究。 | 
  
   | 专利与奖励:2006年,济南大学优秀班主任。2007年,济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奖。 | 
  
   | 科研项目招商:无 | 
  
   | 科研教学论文: | 
  
   | [1]李晓印,张友顺.基于GIS的植被地形环境因子提取及空间分异规律研究。中国2003年地理学会论文集 | 
  
   | [2]李晓印,刘爱利.基于DEM的地质岩层体积求取方法研究[J].新疆地质, 2004,(1):36-39 | 
  
   | [3]李晓印,张友顺,杨昕,刘爱利.空间数据的“无纸化”管理探讨[J].国土科技管理, 2004,(2):46-49 | 
  
   | [4]李晓印,汤国安. DEM转化为TIN过程中的高程误差分布规律[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5-89 | 
  
   | [5] Li Xiaoyin, Tang Guoan. A DEM-based research on vegetation spatial pattern TADTM..Proceeding of TADTM 2006, 2006:135-139 | 
  
   | [6] Xiaoyin Li, Dazhi Guo. A GIS_based Research on vegetation landscape pattern(EI检索).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Geomatics 2007, 2007: 67531E-1 | 
  
   | [7] Li Xiaoyin, Guo Dazhi. Analysis on Land use of Southern Mountain Region in Jinan City Based on Remote Sensing(ISTP检索).Proceeding of 2008 Conference on Regional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8: 984-989 | 
  
   | [8]李晓印,郭达志,张佃国.DEM与TIN的数据精度与应用领域的对比分析[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 76-79 | 
  
   | [9]李晓印,郭达志,王晓军,张佃国.陕西省耀县不同地形区植被景观特征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 01):147-151 | 
  
   | [10]张佃国,王俊,李晓印,樊明月,陈西利,范烨..济南及周边地区大气气溶胶空间分布特征[J], 2011,30(5):1346-1355 | 
  
   | [11]李晓印,张佃国.植被格局研究中的基础地理数据数字环境分析[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2):183-186 | 
  
   | [12] Xiaoyin Li. Vegetation Pattern Topographic Differentiation of Yaoxi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Proceeding of Geomorphometry 2013, 2013: 201 | 
  
   | [13]李晓印,高卫东,姜维等,“问题引导式”教学在空间分析教学中的探索研究[J],高等教育论坛2013,(4):1-3 | 
  
   | [14]李晓印.基于GIS的植被空间格局研究——以陕西省耀县为例[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 | 
  
   | [15]李晓印.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分析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论文 | 
  
   | 教学著作:参与编写书籍: | 
  
   | [1] 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 
  
   | [2] 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年5月 | 
  
   | [3] GPS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 [4] 城市科学概论,长春: 长春出版社,2005年5月 | 
  
   | [5]古今中外科技名人(综合卷),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