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圆满完成了为期35天(9月8日-10月12日)的自然—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本次实习以秦皇岛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自然地理实践为起点,依次深入曲阜古城、明府城、朱家峪等六处特色区域开展人文地理调研,系统构建了从地质演化到现代文明发展的全景式地理认知体系。





柳江盆地:解读华北板块的“地质百科全书”
在为期一周的柳江盆地野外实践中,师生综合运用岩层剖面观测、构造地貌分析、水文测量与植被调查等方法,系统解析了区域地质演化过程。通过对鸡冠山、东部落-潮水峪、亮甲山、花厂峪-傍水崖等典型地质剖面的实地观测与测量,学生们直观还原了华北板块的海陆变迁历史,重建了柳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沿大石河从高山深谷至渤海之滨的河流断面监测、泉水观测与河海地貌解析,深入理解河流与海洋对盆地生态环境的塑造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演变的影响。同学们在野外实践中检验了课堂所学的构造地质、地貌演化、生态水文等理论知识,强化了地理学综合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六大基地:人文地理的深度探索
人文地理调研阶段,实习团队围绕六大基地展开深入探究:(1)曲阜古城-历史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建筑群特征;(2)济南明府城-自然环境驱动下的聚落发展轨迹;(3)朱家峪-北方典型山村型古村落的空间结构;(4)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5)山东省博物馆-齐鲁文化的源流与演变;(6)济西湿地公园——湿地人文景观的构成与特色。




本次综合实习以“地质历史—古代文明—现代发展”为主线,从柳江盆地的海陆变迁,到曲阜古城的文化积淀,再到现代企业的区位逻辑,学生们在实践中完成了地理知识的贯通与升华。实习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技能与综合地理思维,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未来将持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化与各实习基地的合作,拓展高质量实习平台,不断提升地理科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服务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输送更多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地理人才。
撰稿:于璐 编辑:张修齐 编审:庞桂斌